陕西庄稼汉农资(集团)有限公司
农业服务咨询电话
服务热线:0912-3283911
首页>科技超市>科技刊物>病虫情报

2019年病虫情报第五期二代粘虫

发布时间:2019-06-22 10:08:30 编辑:yunqinet 来源: 阅读:3541

粘虫属鳞翅目,夜蛾科,俗称螳蝗、行军虫、夜盗虫、五色虫、剃枝虫。可为害谷子、玉米、高粱等百余种植物,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,咬食成缺刻,大发生时能将叶片啃食干净,仅留叶脉,造成减产,甚至绝收。

一、幼虫食性

1、2龄幼虫白天隐藏于心叶或叶鞘中,晚间取食叶肉,形成麻布眼状的小条斑(不咬穿下表皮)3龄后将叶缘咬成缺刻,此时有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。6龄为暴食期,能吃光叶片,食量为整个幼虫期食量的90%以上。该期幼虫的抗药性也比23龄幼虫高10倍左右。因此化学防治必须在低龄阶段进行。幼虫老熟后喜欢在含水量15%左右的松土中化蛹。幼虫发生量大时常成群结队由一块田向另一块田转移危害。

二、预报依据

截止620日,我区测报灯下诱蛾量为24头,雄虫12头,雌虫12头,雌雄比为1:1,始见日为528日,较2018年(61日)早3天。大田为害始见日为613日,金鸡滩镇海流滩村发现一头低龄幼虫为害玉米。

三、气象条件

据榆林市气象局6月短期气候预测,气温偏高,降雨偏少,对二代粘虫的入迁、沉降和幼虫存活、为害较为不利。

但粘虫具有集中暴发危害特点,望各乡镇及区域站提醒农民朋友踏查所有作物田,一旦发现粘虫为害,计算百株虫口,玉米和高粱田达到50/百株,谷田达20/百株时,及时指导防治。

四、防治措施

(一)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杂草,破坏粘虫的栖息环境,降低虫源。

(二)人工捕杀 田间发现被害株(叶片缺刻,有粪便),早晚人工捕杀幼虫。

(三)化学防治

1、叶面喷雾:亩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20-3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,或选择速效性杀虫剂喷洒,例如功夫菊酯+甲维盐、氟铃脲+高效氯氰菊酯。最好不要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、除虫脲、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。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,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。粘虫有受惊落地的习性,要注意喷洒地表。还要喷洒地边路旁的杂草。

2、毒饵诱杀:亩90%敌百虫100克兑适量水,拌在1.5公斤烧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,于傍晚时分顺行撒施,进行诱杀。

3、撒施毒土:亩用40%辛硫磷乳油75-100适量加水,拌沙土40-50公斤撒于玉米心叶内,既可保护天敌,又可兼防玉米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报、送:省植物保护工作站综合科、测报科;榆林市农技服务中心;榆阳区农业农村局、榆阳区各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  通讯员梅成芳  15319669992